努力做到极致,我才不留遗憾。
——江旻憓
今天凌晨,中国香港选手张家朗最后时刻连追3剑击败对手,在东京之后成功卫冕。
赛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江旻憓的夺金,的确对自己来说如同强心针一般。
©新华社
他提到的江旻憓,在2天前刚为中国香港代表团拿下首枚金牌,同样是一场惊天逆转——13:12,一剑封喉。
摘下面罩的她掩面而泣,巴黎大皇宫里,也随即掌声雷动。
面对媒体的采访,她泣不成声:“如此漂亮的舞台,在大皇宫打比赛,本来就是我的梦想之一。”
“那我一定要打得好看!”
178的身高,甜美的笑容,被中国网友盛赞“港版林志玲”。
而在港媒笔下,她更成了那个独一无二的“微笑剑后”。
但这位“新一代香港女神”的魅力,完全不局限在场馆之内。
走出赛场,她确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霸:斯坦福本科、人大法律硕士、港大法学博士,每一个台阶都是名校加身。
不折不挠的气质、世界第一的实力,再加上学霸的光环,江旻憓因此被人们戏称为“中产养育女儿的天花板”。
她正代表着“新一代香港年轻人”:自信、有教养、高学历,更无比坚定。
大皇宫穹顶下
世界第一终夺金
“(前两次奥运)每次都输,这次终于赢了!”
走下领奖台,情绪释放之后的江旻憓,终于笑着说出了这句话。
但话音未落,面对来自家乡的香港记者,她又开始哽咽,激动地流下眼泪,哭到不能自已。
她说一直对自己的团队很有信心,所以觉得输了都是自己的错。这次领奖之后的哭泣,也是巨大压力之后的完美释放。
“三年前,我说自己永远不要输比赛之后哭,我说我要赢才哭。”
“所以我现在要把眼泪哭光。”
这次江旻憓的决赛对手,是世界排名第6的法国名将马洛-布勒东。
法国是击剑的传统强国,这次也恰逢本土举办奥运会。正因如此,有人开玩笑说,如果丢掉这枚金牌,就仿佛是北京奥运会上,乒乓冠军被别国抢走。
于是,连总统马克龙也亲自来到现场观战,大皇宫里的观众,更是大多为她的对手布勒东加油助威。
这位左撇子出剑的对手,在比赛前期给江旻憓带来了不少麻烦:第一回合比分0:4,第二回合之后,差距更是一度被拉大到了1:7。
但她迅速调整了心态,更换比赛用剑之后,这位学霸微笑剑后,才是香港新一代女神一步步将比分追平。然后在关键时刻,以决定性的一击出手,摘得桂冠。
拿下金牌之后,江旻憓也打破了自己身为女子重剑长期世界第一,却始终未能奥运夺冠的魔咒。
在赛后的采访中,她回答TVB的提问,泪中带笑:“我不想打得那么难看,我不想没有打出香港精神就放弃掉比赛。”
面对内地记者,她再娴熟地换成普通话:“我很喜欢这个场地,就很想打得好!”
但想起自己夺冠的事实,江旻憓又像一个年轻女孩那样情难自已:“啊,救命啊!”然后双手捂脸放声哭泣。
“大女主”剧本背后
学霸不仅靠天赋
在许多人眼里,江旻憓手里拿着一个“大女主”剧本:她是世界第一,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。
2012年,18岁的江旻憓正在英基沙田学院读高三。恰逢申请大学的关键时刻,她选择将所有精力放到学业当中。
事实上,当时的她凭借在击剑上的成绩,早已够格代表香港参加伦敦奥运。是对学业的坚持,让她错过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。
但努力之后的回报,是她以41分(满分45)的IB学业成绩,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,而且,并非以运动员的身份。
在斯坦福的四年,江旻憓还辅修了心理学。她说自己击剑,以后会遇到各种国家、各种背景的人,她想要学以致用,去理解大家在想什么。
而她本人,也的确践行着自己对于“更大世界”的探索。
本科毕业之后,她再次来到新环境:从美国到北京,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法律。
之所以选择主攻法律,是因为在她看来,法治精神和运动精神,有着不少相似之处。她想凭借积累的学识和见解,来为更多人带来属于生活的正能量。
江旻憓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“一国两制”,就是在备战东京奥运期间、时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的。
这次,听说自己的学生逆转夺金,她的导师、人大法学教授莫于川非常自豪:“我从来都对她很有信心,因为不到最后一刻,她都不会放弃,而且会愈战愈勇。”
“我希望她未来可以取得更多突破,为香港特区和祖国的发展作贡献!”
“我们经常收到别人的鼓励,说我们好辛苦。”回忆起自己的人生选择,她这样讲。
“但其实不是,世界上有更多人的困难,比我们更大、更艰难。”
“学霸”江旻憓的这份坚持和勇于探索的精神,其实在她小的时候就已经打下了地基。
和现在稳重的性格不太一样,小时的江旻憓,活泼无比、兴趣多多,在父母的支持下,她尝试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。
但那时的她就颇具主见。妈妈让她学芭蕾,她觉得镜子里的自己“不好看”,下学路上看到隔壁教室的跆拳道班,就大声说:“我要學呢個!(我要学那个!)”
而她和击剑的故事始于11岁,而这场缘分也略显偶然:“我那时觉得,击剑有跆拳道的速度,还有芭蕾的优雅。”出于这样的心情,她才一路坚持了下来。
在这里领域里,江旻憓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,她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崭露头角。在2007年的全国少年锦标赛中,她一举拿下了U17组的冠军,那一年,她才只有13岁。
这样的成长经历,让她拥有了一个自信且坚定的内心。
回忆起这段路,她说自己“好钟意读书,又好钟意剑击,所以我好有动力做好这两件事。”
中学时候,她要每天练剑3-5个小时。每天下课就得直奔训练馆而去,然后才能回家吃饭、做功课。如果晚上11点之前做不完,还要第二天5点起床接着写。
有时出国比赛,她就在飞机上写作业、复习准备考试。
在外人眼里,无论是学习还是击剑,江旻憓身上的“学霸”光环从小到大围绕着她。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成功背后的汗水怎么流。
好在如此努力,最后也终有回报。
十年磨一剑
终于修成正果
2016年里约奥运,是江旻憓第一次登上五环的舞台,最终止步11名。
但没过多久,2017年,她就在热身时伤到了左膝,遭遇了堪称“运动员杀手”的十字韧带撕裂。
“妈妈心疼我,对我讲:好啦可以退役了。我反而更加恼火。”手术后第4天,江旻憓就回到了道馆开始康复训练。
2019年,在夺得女子重剑世界冠军之后,她首次登上世界第一。但在之后的运动中,她再度伤到了右膝的韧带。
“医生说(手术)可以奥运后才做,但我想以最佳状态准备,宁愿尽快开刀。”江旻憓回忆其那时的场景,历历在目。
“反正我有经验,不怕!”
东京奥运中,或许依然受到膝伤的困扰,江旻憓最后止步八强。
“绝招没有打出来,sorry。”那时的她对着镜头,满含歉意地扭了扭身体,“很对不起大家,我会多多练习!”
她轻轻地向观众致歉,语气却依然坚定。
这次来到法国,重返世界第一的江旻憓笑言自己已经完全看开:“我就是志在参与的,信不信随你们啦。”
在出征前,她还不忘俏皮地给香港观众留言:“所有运动员都值得关注,但尤其一定要来看看击剑运动员!”、“等我打完比赛回来,我再去看明星。”
但或许惊喜总是不期而至,第三次出战奥运的她,终于在巴黎实现了梦想。
烹饪、旅行、去联合国
努力之后我不留遗憾
“大女主”江旻憓,在赛场上和学习中,坚定、自律,奋力拼搏。但她也和所有的年轻女孩一样,热爱生活。
社交媒体里,江旻憓时常分享自己下厨的vlog:油泼面从零做起、泡菜薯仔煎饼小火慢炙,每一道看起来都诱惑十足。
她评价自己是“小炒王”——茄子、土豆、青椒,改刀然后放进锅里翻炒,拍下的做地三鲜过程,简直不能更接地气。
江旻憓用“choppingmeditation”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做饭的过程,对她来说,切菜更是一种冥想。一盘简单的青菜,也能让她笑靥如花。
而她的闲暇时光同样精彩:出去Hiking,背靠护栏跳起了舞;去巴塞罗那旅游,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把美味佳肴拍下,记录自己的生活。
兔年来临之际,她还戴着针织的粉色“兔子头套”,向所有粉丝问候新年好。
在她眼里,这和击剑、读书一样,都是生活的一部分:“开心的时候已经很短暂了,为什么我不去享受每一刻?”
有时,她也会露出自己“小女孩”的那一面。这次在巴黎,夺冠之后的她对记者开玩笑:“(为了缓解压力)我每天起床都跟自己说:不是今天比赛,不是今天比赛。”
“今天终于过去了,我好怕明天醒来,还是没有比……”
第一次拿到奥运金牌的江旻憓,还生怕这是一场根本就没发生的幻梦。
或许这就是她心中敏感纤细的那一面,但她同时又强大坚韧,迈着如此坚定的步伐前行,走来的路怎会不踏实?
站在巴黎最高领奖台上,江旻憓带着甜美的笑容,早已将自己的历史写下。
奥运结束之后,她要回到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攻读法律博士。她说自己毕业之后的梦想,是去联合国工作,为动物和环境的保护出一份力。
但她也不想放弃击剑:“我不觉得累,我要一辈子学习,我想把击剑打满一生。”这是她内心最大的想法。
“努力做到极致,我才不留遗憾。”
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:她代表的,是香港的那份永不放弃的精神。而从香港到巴黎,“完美女孩”江旻憓,未来依旧无限可能。
文、编辑:夏尔
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©外滩TheBund
特别企划
元岁体育_体育资讯_欧洲杯赛事直播 © 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 沪ICP备2024041759号-7 网站地图